河北省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5:25:36   浏览:847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办法

(1995年4月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31号发布 根据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2年9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6号第二次修订)




第一条为加强暂住人口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暂住人口和雇用或者留宿暂住人口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公民,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暂住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市(不含市辖县)、乡(镇),到其他地区居住三天以上的人员。

第四条公安机关是暂住人口治安管理的主管机关,公安派出所负责辖区内暂住人口的登记、发证和管理工作。雇用、留宿暂住人口的单位、公民和居(村)民委员会,应协助公安机关工作。

第五条暂住人口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

公安派出所可视暂住人口居住情况,组织居(村)民委员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成立暂住人口管理组织或者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辖区、本单位暂住人口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六条暂住人口必须在到达暂住地三日内申报暂住户口登记。其中年满十六周岁、拟暂住一个月以上的,同时申领《暂住证》。

第七条申报暂住户口登记,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在居民家中居住的,由暂住人或者户主携带被居住户户口簿和暂住人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到居(村)民委员会申报暂住户口登记。其中拟暂住一个月以上的,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

(二)租房居住的,由出租人携带户口簿或者房产证带领暂住人携带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明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

(三)自建、自购房屋居住的,由暂住人携带房产证或者住房证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明,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

(四)在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内部或工地现场居住的,由留宿单位登记造册后,统一携带暂住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明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

(五)被劳改、劳教的人员经批准回家暂住的,由本人携带劳改、劳教机关证明,在到达居住地二十四小时内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

(六)在宾馆、饭店、招待所等旅馆行业居住的,按照旅馆业管理有关规定履行旅客住宿登记;

(七)港澳台同胞、华侨、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暂住的,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登记。

第八条《暂住证》应根据暂住人申请注明有效期限。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暂住人逾期需要继续暂住的,有应重新申领新证。

暂住人变更暂住地址的,应持《暂住证》到公安派出所办理变更手续。

《暂住证》遗失、损毁的,应向公安派出所报告,并补领新证。

第九条领取《暂住证》缴纳工本费。

收费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公安、财政、物价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十条《暂住证》是暂住人口合法居住和办理权益事务的有效证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雇佣未领《暂住证》的暂住人,不得伪造、变造、买卖《暂住证》。

暂住人口应在离开暂住地以前三日内申报注销暂住户口,交回《暂住证》。

第十一条《暂住证》由省公安机关统一印制。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对暂住人口进行登记、发证和管理;

(二)组织、督促、指导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暂住人口管理组织,制定管理措施,培训管理人员;

(三)查处刑事、治安案件;

(四)保护暂住人口合法权益;

(五)定期统计、核查暂住人口,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第十三条管理暂住人口的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办事,严禁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刁难暂住人口。

第十四条暂住人口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规定时间内申报或者注销暂住户口登记,申领或者缴销《暂住证》;

(二)不得涂改、转借或者使用过期的《暂住证》;

(三)随身携带《暂住证》并接受公安机关查验;

(四)协助公安机关查破刑事、治安案件。

第十五条对在暂住人口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安机关或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六条管理暂住人口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二)限制暂住人口人身自由的;

(三)以罚款等相威胁向暂住人口索取财物或者要求其请客吃饭的;

(四)其他刁难暂住人口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申报暂住户口、申领《暂住证》,并轻公安机关通知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责任人或者暂住人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二)伪造、变造、买卖《暂住证》的,对行为人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行为人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罚款;

(三)雇佣未申领《暂住证》人的暂住人的,对法定代表人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一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第十八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九条罚款上缴同级财政。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印发《劳动系统传真机信息联络网管理办法》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印发《劳动系统传真机信息联络网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0年8月31日,劳动部

为了加强劳动系统传真机联络网的管理,使之安全、可靠、有效地运行,特制定《劳动系统传真机信息联络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各单位要按照系统管理的要求,切实加强传真机信息联络网的管理,凡已购置传真机和传真保密机的单位,一律要使其投入使用。工作期间要有人值班,设备可处于手动状态,在无人值守和非工作期间应使设备处于自动接收状态,以确保劳动系统传真机信息联络网的畅通。在工作中有何建议请函告劳动部信息中心。

附:劳动系统传真机信息联络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劳动系统传真机信息联络网的管理,使之安全、可靠、有效地为各级劳动部门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系统传真机信息联络网(以下简称联络网)使用传真机,通过长途电话线路进行劳动部(以下简称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的劳动部门(以下简称地方)之间的快速信息联络。
第三条 联络网由劳动部信息中心归口管理,地方由各厅、局的有关处、室管理。

第二章 使 用 范 围
第四条 联络网只限于传递规定的定期报告、紧急报告、紧急发文、部领导的指示、紧急业务联系、信息快报、各种年报、定期报表和重大伤亡事故快报等。
第五条 联络网不办理下列传真业务:
(一)非紧急的一般行文和业务联系;
(二)非劳动系统的与劳动业务无关的文电;
(三)私人文电;
(四)新闻、书刊稿件;
(五)未按第十三条规定经领导签字的文电。

第三章 信息分类规则
第六条 联络网的信息分类规则如下:
(一)报告分类
1.紧急报告;2.定期报告;3.一般工作报告。
(二)文件分类
1. 一类信息(呈报部领导的报告或下达部领导的指示);
2. 二类信息(报送部办公厅文或办公厅发文);
3. 三类信息(报送部属各业务司、局函或各业务司、局发函)。
(三)密别分类
1.机密;2.秘密;3.一般。
(四)等级分类
1.特急;2.加急;3.平急。
第七条 传真信息按上述规则进行分类编码,由传真机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和填写。例如:地方上报的年度劳动工资报表的分类编码为“2323”,表示该信息为定期报告、三类信息、秘密、平急业务。

第四章 传真机的使用管理
第八条 传真机及传真保密机由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使用管理。
第九条 传真机应在安全保密和便于工作的环境放置。
第十条 传真机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传递信息必须快速、准确,确保联络网畅通。
传真机管理部门应建立值班制度,值班期间人不离机,非值班期间传真设备处于自动接收状态(必要时可设置保密信箱);非值班期间需要关机时,须以劳动部信息中心的通知为准。
第十一条 联络网使用统一传真电报稿纸,其格式分为明码传真和密码传真。一般文件使用明码传真,可不经保密机直接发送。秘密和机密文件使用密码传真,须经保密机加密发送。
第十二条 传真文件的书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除各种年报、定期报表和重大伤亡事故快报外,各类传真文件一律按“传真稿纸填写说明”的要求填写首页。首页不够的可加附页,附页使用B5复印纸或16开无格白纸。
(二)传真文件如为手抄件,必须用黑色或蓝色墨水书写;如为打印件,必须用浓度较重的色带打印。无论打印或手写,字应不小于三号字,行距、字距应不过密。
(三)传真文件,文字应简明扼要,字迹清晰、工整,纸面平整、清洁。
第十三条 除各种年报、定期报表和重大伤亡事故快报按原有格式规定审批签发外,各类传真文件均应由主管领导签发;部传发文件按部内签发文件的规定级别分别由部长、分管副部长或主管司、局长签字;地方传发文件由主管厅、局长签字(主管厅、局长签字手迹事先报部信息中心存档备查)。
第十四条 各地传发到部的文件,除直接报部领导的紧急报告和向部办公厅《每日简讯》报送的信息由部值班室接收和处理外,其他信息由部信息中心接收和处理。
第十五条 传真文件的传递、使用、保存、归档,按文档管理和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保存的传真文件应远离热源和避光。如要长期保存,还需复印。

第五章 保 密
第十六条 进入联络网的传真机应安装传真保密机,传真保密机及密钥的使用和管理,按部有关密码工作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传真机管理和使用人员应具备机要人员素质,接触传真信息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保密纪律,对泄密事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八条 绝密级信息,暂不经联络网传递。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劳动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劳动人事部《劳动人事系统传真机联络网信息管理试行办法》即行废止。
附件一、传真电报稿纸样张(略)
附件二、传真稿纸填写说明(略)


关于印发《马鞍山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试行)》的通知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马鞍山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试行)》的通知(马市容[2006]18号)《2006年第5号》



各广告公司、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美化市容市貌,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审批行为,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查同意(马府法函[2006]03号),现将《马鞍山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OO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马鞍山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试行)



第一条 为确保本市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有序,维护公共安全、城市交通和市容景观,指导户外广告设置行政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01号)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省市有关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本市户外广告设置行政许可自由裁量的技术依据。

第二条 本标准所指户外广告包括:

(一)利用城市户外场所和空间设置的条幅、广告牌、标牌、招牌、指示牌、指路牌、橱窗、灯箱、电子屏幕、实物模型广告等;

(二)在街头开展的宣传、咨询、演出、服务等各类活动;

(三)张贴、涂写、刻画、散发标语、启示、信息、印刷品、宣传品等;

(四)利用车、船等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的广告;

(五)利用气球、飞行伞、飞艇等升空器具悬挂、绘制广告;

(六)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店铺新建、改建、扩建、维修门头招牌、店名、字号等;

(七)其他利用户外媒体设置的广告。

第三条 户外广告设置不得影响他人通风、采光,不得影响周围区域空间效果,须在外形、色彩、规格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协调。

在同路段连续设置的,应做到统一规格、整齐美观。

第四条 重点区域设置的,应与景观灯光照明相结合,原则上不得设置和使用无光源的广告设施。

第五条 不得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设置广告。具体是指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交通信号设施;

(二)交通指路牌;

(三)交通标志牌;

(四)交通执勤岗位设施;

(五)人行道隔离栏、车行道分离栏、交通护栏;

(六)道路、桥梁、隧道收费口防撞墙;

(七)其他不得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设置广告的情形。

第六条 不得影响市政公共设施设置户外广告。具体是指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公交站牌(公交候车亭除外)、出租汽车搭乘牌及消防栓、邮筒、电话亭等设施5米范围之内;

(二)影响地下管线、高压电力架空线安全运行范围内;

(三)过街地道、公路收费口和高架道路等人和车流出入口10米范围内;

(四)在城市道路、公路交叉路口停车线后50米范围内,或距道路交叉路口自切点起50米以内设置商业性广告的;

(五)在车行道上空5.5米以下以及道路宽度3.5米以内。

(六)其他不得影响市政公共设施设置户外广告的情形。

第七条 不得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或者建筑形象设置户外广告。具体是指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环雨山湖内侧设置大型高立柱广告的;

(二)在透空围墙上设置影响其透空功能的;

(三)在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及其周围设置的;

(四)在建筑外墙设置广告遮挡建筑物特色装饰细部的;

(五)在有居住功能的建筑窗间墙、窗肚墙设置霓虹灯、灯箱、电子显示屏的;

(六)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地出入口两侧20米范围内设置的;

(七)在城区内使用铁皮、木条等制作的简陋广告;

(八)在橱窗广告上覆盖宣传海报或织物。人体模型广告不着装;

(九)控制在广场设置商业性户外广告。

(十)其他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或建筑形象的情形。

第八条 不得在县级以上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现代建筑、纪念性建筑物与古建筑、名胜风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设置商业户外广告。具体是指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大楼及其围墙;

(二)市、区公安局、国家安全局、检察院、法院机关大楼及其围墙;

(三)军事机关大楼及其围墙;

(四)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建筑及其建筑控制地带;

第九条 不得利用行道树或者损毁绿地设置户外广告。具体是指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依附于行道树或者影响行道树生长;

(二)损毁绿地及绿化设施;

(三)遮挡绿化景观;

(四)其他利用行道树或者损毁绿地的情形。

第十条 户外广告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当符合下列安全、质量标准:

(一)广告设施应由具备建筑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图纸应加盖设计出图章;并应由具备施工资质的企业按图施工,施工还应按规定实施监理;

(二)设置广告设施,其荷载按GB50300规定执行;

(三)广告设施采用钢结构的,按CECS148:2003规定执行;

(四)设置广告设施应根据其所处环境,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按GB50057规定执行;

(五)广告设施用电应采用低压配电,按JGJ/T16规定执行;

(六)广告设施与原有建筑物的连接应确保连接可靠、牢固安全。连接埋置固定部位应和连接件等强度;

(七) 广告牌距离相近干管线的净距离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

第十一条 条幅广告设置,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禁止在主干道设置商业过街横幅。

(二)禁止在户外广告设置主管机关规定禁止设置的区域内设置;

(三)条幅的底色不得使用白色;

(四)禁止利用建筑物或构筑物设置巨幅;

(五)禁止在建筑物门头上下沿设置横幅;

(六)其他市政府禁止设置的区域内设置。

第十二条 在道路上设置广告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实物造型广告设施的宽度不得大于人行道宽度的四分之一;

(二)沿主要商业街人行道设置的,纵向间距不得小于25米;沿其他城市道路设置的,纵向间距不得小于50米;

(三)立杆式广告立杆外缘距人行道侧石不得小于0.4米,且不得大于0.9米;牌面底部离人行道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2.2米;牌面外缘距人行道侧石不得小于0.2米;牌面(单面)面积不得大于2.5平方米,单边长度不得大于2米,厚度不得大于0.3米。

(四)底座式广告底座和牌面外缘距人行道侧石不得小于0.4米,且不得大于0.9米;底座和牌面的总高度不得大于2.5米;牌面(单面)面积不得大于3平方米,厚度不得大于0.3米;

(五)依附于灯杆、电杆等的广告,其牌面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3.5米;

第十三条 在建筑物顶部设置的户外广告,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限制在居民住宅顶部、坡屋顶、造型独特的建筑顶部以及高度超过16层以上(或50米以上)的建筑物、构筑物上设置户外广告;

(二)禁止在建筑物顶部叠加设置户外广告;

(三)不得妨碍相邻居住建筑的日照;

(四)广告设施底部构架不得裸露,应用与建筑物色彩相协调的材料予以遮挡;

(五)广告设施的总高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建筑物层数或高度 广告设施的最大总高度

<3层(10米)   3米

≥3层(10米 )~≤8层(24米 ) 6米

>8层(24米 )~≤16层(50米 ) 8米

(六)广告设施版面底部与女儿墙顶部距离:高度在24米以下的建筑,户外广告板面底部与女儿墙顶部距离,不得大于0.3米;高度在24米以上、50米以下的建筑,户外广告板面底部与女儿墙顶部距离,不得大于0.5米。

第十四条 平行于建筑物外墙设置广告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确需在建筑外墙面上镶嵌招牌等户外广告的,应在单体设计时预留广告设置位置;

(二)广告版面不得超出建筑物外墙;

(三)广告的设置高度不得超过屋顶高度,广告突出墙面的距离不得超过0.5米,其突出墙面的部分不得妨碍交通。

第十五条 垂直建筑物立面设置广告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垂直于建筑物立面的广告,其底部离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5米;

(二)广告设施的高度不得大于12米且不得超过屋顶高度;

(三)沿路建筑紧贴或者压占建筑红线的,广告牌外缘挑出距离不得大于0.8米;

(四)沿路建筑退让建筑红线的,广告牌外缘挑出距离不得超过2.5米;沿路建筑退让建筑红线距离不足1.5米的,广告牌外缘挑出距离不得大于1.5米。

第十六条  开展户外广告活动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应坚持市容景观、交通秩序和经济繁荣相统一的原则;

(二)不得在街头散发印刷品、宣传品等;

(三)在人流量较大的或者宽度小于3.5米的人行道不得开展广告活动;

(四)城市主干道两侧禁止开展商业性演出活动。

第十七条 设置门头招牌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体量大小应与附着的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相协调,兼顾城市美化、亮化的视觉效果。同一路段或同一建筑物门头招牌设置应统一规格,其上下沿、下沿距地面距离以及前伸距离等应取齐;

(二)禁止依附在违法建设上设置,禁止在擅自改变使用用途的建筑物上设置;

(三)一店一牌,一单位一牌,不得重叠设置;

(四)二层以上为不同商家,应以一楼为主设置,二楼以上设立竖向立式招牌;

(五)不得设置在本单位自有或租赁的建筑控制地带以外的场地和空间;

(六)门头招牌只限宣传注册名称、字号和标志,不得含所经营商品的品牌名称、经营范围等;

(七)应配合设置装饰性景观灯光照明设施;

(八)设置前伸距离不得超过0.40米,设置高度不得低于2.4米;

(九)不得在道路上生根立柱;

(十)后方无阻风体的,应设置成钢性外框,底层应加设钢性底板等。

第十八条 利用公交候车亭设置广告,广告不得超出候车亭范围,不得有碍乘客观看站牌,不得影响人流交通的顺畅。

第十九条 设置机动车车身广告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车头正面、前后挡风玻璃不得设置广告;

(二)禁止设置卡车式宣传车。

第二十条 依附于桥梁上设置广告的,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一)占用面积不得超出桥梁上下缘或超过护栏高度,不得破坏桥梁结构;

(二)设置于桥梁墩体上的,须紧贴墩体,不得外延,不得妨碍交通;

(三)禁止在城市立交桥控制地带、引桥、人行天桥的阶梯、护栏上设置。

第二十一条 户外广告设置许可时间的规定:

(一)条幅设置许可时间为10天;

(二)开展宣传、咨询、演出、服务等各类户外广告活动许可时间不超过7天;

(三)氢气球、彩虹门等设置许可时间不超过7天;

(四)利用车、船等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广告的,设置许可时间不超过1年;

(五)门头招牌、广告牌、标牌、招牌、指示牌、指路牌、橱窗、独立灯箱、电子屏幕、实物模型广告等设置许可时间不超过3年;

(六)工程造价超过10万元以上的,设置许可时间不超过5年。

第二十二条 本标准未规定的新型广告类型,参照相近类型规定。

第二十三条  本标准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标准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